

為什麼男性不育症越來越常見?從精子質量看生育力下降原因
2025年10月28日是我國第26個“男性健康日”,主題為“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促進男性主動健康”,旨在喚起社會對男性健康問題的關注。
從生殖角度看,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齡通常在25-35歲之間。隨著年齡增長,生育能力會逐漸下降,具體表現為精子質量的變化,這不僅是男性自身的問題,也可能對伴侶的生育質量和結局產生影響。
男性不育症
男性不育症是指育齡夫婦在有規律的性生活下,未采取避孕措施,時間超過1年以上,由於男方因素導致妻子不能懷孕的情況。
一般來說,在規律性生活(每周2-3次)且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健康育齡夫婦中,每個月經周期的自然受孕概率約為20%~25%。在此基礎上,約50%的夫婦可在3個月內成功懷孕,75%可在6個月內懷孕,85%~90%可在12個月內自然受孕。
根據生育史,不育症可分為原發性不育和繼發性不育。如果男子從未有過使女性受孕的經曆,這種情況被稱為原發性不育;男子曾經有過正常生育,但後來出現不育的情況,則被稱為繼發性不育。
近年來,男性不育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研究表明,2005到2017年,40歲以下男性“不行”的發生率,從13.5%增至21.7%。全球男性生殖健康問題發生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

不育兩大表現精液異常與性功能障礙
1、精液異常
這是導致男性不育最常見的原因,主要包括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無精子症、精子畸形率高、血精等。
2、性功能障礙
直接影響性生活,包括勃起功能障礙、嚴重早泄、性交射精困難、逆行射精、性欲過低等。
對精子形態學的分析是評價男性生育力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那么什么樣的精子是正常的呢?
健康的精子一般符合以下四個特征:
1、數量充足:
正常成年男性每次射精的精子數量應達到數百萬至數億個。(精子數量≥1500萬個/ml)
2、活動力強:
具有良好的運動能力,能夠迅速遊動並找到卵子。(精子存活數≥58%,前向運動精子≥32%)
3、形態正常:
形態符合生物學標准,無畸形、無缺陷。(正常形態精子≥4%)
4、無病原體:
無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感染,以保證受精卵健康。
在實際的精液檢查中,標本裏往往同時存在大量形態異常的精子。人類精液中含有各種各樣畸形的精子,常見的包括頭部、頸部/中段、尾部缺陷及過多殘留胞漿。
精子異常發生和一些附睾的病理改變常常與畸形精子百分率升高有關聯。精子的形態缺陷通常是多重的,即一個精子可能同時存在多處異常。
損害生育力的四大“元凶”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吸煙、飲酒和濫用藥物等
香煙中的尼古丁有降低雄激素分泌並損害精子的作用。長期酗酒則會導致睾丸生精細胞損傷,影響精子的生成。吸煙、酗酒還會引起染色體異常,引起胎兒畸形與發育異常。
某些藥物可能會抑制精子產生,降低精子數量和精子活力。有備孕需求的,應尋求專業的用藥指導。
2、睡眠不足
精子的產生和發育主要在夜間進行,熬夜會造成生精功能紊亂,導致精子數量減少、活力變差、畸形率和DNA碎片率升高。
3、運動與體重
缺乏適當的運動和不健康的體重也可能降低精子質量。
4、環境因素
過頻的熱水浴、泡澡對睾丸產精有一定的影響。睾丸產生精子需要比正常體溫低1℃~1.5℃的環境,而溫熱環境會影響精子的產生。
此外,久坐不動、騎車等使前列腺和其他附性腺受到慢性勞損和充血,影響生育能力。
放射線、有機溶劑(苯、二硫化碳、甲醛等)、重金屬(鉛、汞、銅、鎘、錳、鎳、鉻、砷)等有毒物質會造成精子數量和活力下降、畸形率和DNA碎片率升高。
5、心理壓力
心理壓力已經成為人類生育能力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當人們處於較大壓力下時,機體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發生變化,血液中的糖皮質激素升高,可能對精子的生成和質量產生不良影響。
6、其他因素:
年齡。隨著年齡增長,精子數量和質量可能下降。
遺傳因素。如某些遺傳疾病可能影響精子的形成和功能,遺傳基因突變可能導致精子DNA損傷,影響精子質量和健康。
其他一些先天性因素引起的不育。
拯救精子,護好男性生育力
培養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
主要從戒煙、不酗酒、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當運動、保持心態情緒穩定等方面入手,能夠有效保護男性生育力。
以“覺”補“精”
現在很多人特別是處於育齡階段的年輕男女,生活作息顛倒,熬夜現象突出。最好的補精方式不是吃什么,而是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休息時間最好不超過晚上11點。
適齡生育
研究表明,年齡與男性的生育力密切相關。在最佳生育年齡生育,有利於優生優育。
在備孕前,男性需要進行全面的孕前檢查,包括染色體、血常規、精液常規、泌尿生殖系統和性傳播疾病檢查。這些檢查可以幫助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確保精子質量符合要求。
做好生育力保存
如因出國、兩地分居、延遲生育、疾病等因素影響生育的,可以考慮進行自精凍存,保存生育力,以備不時之需。
積極行動,成就爸業!
生育是夫妻共同的事業,主動了解、科學應對是成功的第一步。
如果在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後,備孕之路依然受阻,精子質量未見明顯改善,請務必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祝您早日圓夢!
 相關鏈接
相關鏈接
 專家團隊
專家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