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症是什麼?深入解析夫妻難懷孕的真正原因!世界衛生組織於20世紀80年代中末期在25個國家的33個中心調查結果顯示:發達國家約有5%~8%的夫婦受到不孕症的影響,發展中國家一些地區不孕症的患病率可高達30%,我國約為6%~15%,全世界的不孕患者人數約為8000萬~1.1億。但近年來不孕症的發病率呈遞增趨勢,這種遞增可能與晚婚、晚育、人工流產、性傳播疾病、環境汙染等因素相關。
一、什么是不孕不育?
正常情況下,有正常性生活的女性多數在一年以內都會懷孕,但如果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一年以上都未懷孕,稱為不孕症。對男性而言則稱為不育症。
不孕症分為原發性不孕和繼發性不孕。
原發性不孕是指有正常性生活的女性,未采取避孕措施,但從未懷過孕,稱為原發不孕。
繼發性不孕是指以前懷過孕,之後未采取避孕措施一年以上仍未懷孕,稱為繼發不孕。
二、不孕不育,到底是誰的“鍋”
在不孕不育的病因中,女方因素占40%~55%,男方因素占20%~35%,雙方因素約占20%,免疫和不明原因占10%~20%。
千萬不要覺得不孕不育是女方一個人的事。一個巴掌拍不響,只有“卵子小姐”與“精子先生”在對的時間和地點“浪漫邂逅”,才有可能懷孕,任何阻礙精子和卵子相遇的因素都有可能導致不孕。懷不上的原因,有可能是“她”,也有可能是“他”。
三、女性不孕的相關因素
女性不孕因素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盆腔等,通過影響卵母細胞的生成、發育、排出、運送、受精,或胚胎的早期發育、著床等過程,進而導致不孕。
◆ 卵巢因素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和排出卵子,分泌性激素,促進女性性征發育並維持生育功能。
1、卵巢功能減退
指女性在相對應年齡階段的卵巢功能水平低於正常,卵巢內的卵細胞數量減少和(或)質量降低,產生卵子的能力下降,導致女性生育能力降低。
2、排卵障礙
是由於下丘腦性、垂體性及卵巢性閉經或月經失調,導致女性出現排卵障礙。其他內分泌疾病對排卵也有一定影響,如高泌乳素血症、甲狀腺功能異常、庫欣綜合征等。
3、卵巢呈多囊樣改變
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表現之一。多囊卵巢綜合征還伴隨雄激素升高、月經異常、持續無排卵、多毛、痤瘡等表現。
4、卵巢腫瘤
指卵巢細胞在各種因素作用下異常分化和增生形成的新生物,影響生殖功能。
5、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遞增,女性卵子質量會逐漸下降、數量不斷減少,相關不孕症的比例也會增加。
◆ 輸卵管因素
輸卵管是拾卵、運送、受精的通道和場所,輸卵管積水、炎症、梗阻或者輸卵管周圍粘連,會使卵子和精子正常會面通路受阻,無法進一步結合受孕。
◆ 子宮盆腔因素
子宮是胎兒生長發育的場所,盆腔是子宮卵巢輸卵管的外環境,子宮盆腔的異常勢必會影響精卵結合、胚胎著床發育,從而導致不孕。
1、先天性生殖系統畸形
包括雙子宮(頸)、單角子宮、子宮縱膈、雙陰道、陰道閉鎖等。
2、子宮頸因素
包括子宮頸機能不全、宮頸病變等。
3、子宮體病變
包括子宮內膜病變、宮腔粘連、子宮肌瘤、子宮息肉等。
4、盆腔粘連
是指盆腔內的組織器官,例如子宮、輸卵管、卵巢等器官由於受到病毒或細菌的感染發生了炎性病變,可能會導致組織充血、水腫、粘連,從而影響受孕。
5、子宮內膜異位症
是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異位生長在子宮以外的部位,臨床表現多樣、複雜,疼痛是患者的主訴,影響生殖系統導致不孕。
◆ 其他因素
免疫相關因素引起的不孕,如封閉抗體、狼瘡抗凝物、抗心磷脂抗體、抗核抗體異常等。
四、男性不育的相關因素
男性因素的不育主要是由於精液異常或(和)性功能障礙所致。
◆ 精液異常
表現為少、弱精子症、無精子症、畸精子症和單純性精漿異常等。
1、先天性異常
主要是指睾丸、精囊等器官先天性發育不良或缺如,還包括染色體異常等遺傳性疾病。
2、疾病因素
包括疾病相關的常見內分泌異常,泌尿及生殖系統感染及相關炎症,如精索靜脈曲張、前列腺炎等。
3、其他因素
包括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過度飲酒、吸毒;高溫影響,如長時間洗桑拿、浴熱水澡等;環境相關因素,如長期接觸鄰苯二甲酸酯、汽車尾氣等。
◆ 性功能障礙
包括陽痿和早泄。
主要是由於心理性因素和器質性問題引起勃起不能或不充分、性交頻率不足,不射精和逆行射精;繼發性睾丸損傷,或醫源性損傷等。
無論是她還是他的“鍋”,或是夫妻雙方的“鍋”,積極尋求解決辦法才是最終目的。懷孕是夫妻倆的事情,只有夫妻雙向奔赴相互扶持,才能收獲愛的“果實”。
五、多久懷不上要去醫院
對於易孕體質而言,年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李斯晨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卵巢儲備功能下降。這裏說的,卵巢儲備是指卵泡形成的質量與數量,反映的是女性的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
女性20-34歲期間卵巢功能發育成熟,是生育力最為旺盛的時段;
35歲之後卵巢的功能就開始慢慢走下坡路;
45歲以後,隨著卵巢功能衰退,逐步進入更年期。
由於卵巢裏的卵子數量有限,成熟的排卵只有400-500多枚。進入40歲後,女性的卵巢功能會呈現斷崖式下降,因此,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建議可以看醫生:
1、<35歲的女性,1年正常性生活而不孕;
2、35-40歲女性,6個月以上不孕;
3、>40歲,不孕盡早去醫院診療;
因此,專家建議,35歲以上的女性,如果備孕6個月未孕,積極就診。
另外,對於有以下情況者,如需妊娠,也建議盡早就診:
1、月經不規律(明顯提前或者推遲,即月經周期<21天,或>35天);
2、曾有輸卵管、子宮或者盆腔手術史;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
3、連續兩次或者以上自然流產(俗稱胚胎停育);
4、男方性功能障礙;
5、夫妻雙方任意一方計劃或者曾經進行放療/化療。
妻子懷不上,男性也要查原因
在臨床上,懷不上孩子,不完全是因為女性的因素。
據統計,女性因素約占50%, 比如由於炎症、結核、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原因導致的盆腔因素,或者因為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卵巢功能早衰、肥胖、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導致的排卵障礙。
而男性因素在不孕不育中占30%,比如勃起功能障礙、不射精、 弱精、少精、畸形精子症,甚至無精症等。還有約20%的不孕症人群為不明原因不孕。因此,在進行不孕不育的評估,查找病因時,男性不能當“甩手掌櫃”,夫妻雙方應該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