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割包皮會痛嗎?孩子的包皮割還是不割?
“你們家的割了沒?”
“還沒呢,打算暑假去!”
“一起組團去吧!”
每當天氣一熱,媽媽群又熱鬧起來了!
那么,您家小孩的包皮到底需不需要割呢?
包皮過長和包莖,這兩者雖然都涉及到陰莖外部的皮膚——包皮,但其具體情況和處理方法卻有所不同。本文旨在為大家普及小兒包皮過長與包莖的相關知識,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處理這些問題。
什么是包皮過長與包莖?
包皮過長,指的是包皮長度超過正常范圍,覆蓋了大部分的陰莖頭。而包莖則更為嚴重,是指包皮口過於狹小,無法使陰莖頭正常露出。兩者雖略有區別,但都對小兒的生殖器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
包皮過長與包莖的危害
影響排尿:由於包皮口狹小,可能導致排尿困難,尿流緩慢、細小,甚至尿瀦留。
易感染:包皮內易積聚汙垢,引發感染,如包皮龜頭炎。
影響發育:包皮過長或包莖可能限制陰莖的正常發育,影響性功能。
心理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可能因包皮過長或包莖而感到自卑或心理壓力。
癌變:包皮垢的反複刺激導致慢性炎症,增加陰莖癌發生的風險。
如何處理包皮過長與包莖?
1、保持清潔
家長應定期為孩子清洗生殖器,保持局部清潔。
2、及時就醫
一旦發現孩子存在包皮過長或包莖,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醫。醫生會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3、嘗試外翻
對於輕度的包皮過長或包莖,家長可以借助每次給娃洗澡的時機,輕輕幫孩子“擼一擼”,但是切記動作一定要輕柔,能翻多少是多少,千萬不要硬翻。還要牢記一點,幫寶寶翻起來清洗後記得及時還原,避免包皮嵌頓。
4、手術治療
對於嚴重的包皮過長或包莖,可能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哪些孩子要考慮割包皮?
6歲以後,包皮口狹小,不能翻開顯露龜頭。包皮勉強能翻過來,但是很難再翻回去,也就是包皮嵌頓。包皮口發生瘢痕化改變(顏色偏蒼白,質地偏硬)。反複發作的包皮龜頭炎(包皮紅腫、疼痛、流膿)。反複尿路感染(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費力,排尿時包皮鼓包明顯。
孩子有這種包莖要盡快割包皮!
很多家長都知道:包皮過長,容易藏納包皮垢,引起炎症、尿路感染等。但是,包皮過長≠要割包皮。如果只是單純的包皮過長,只要經常翻開洗白白,沒有出現尿路感染、排尿困難,不用割包皮。即使是包莖(包皮不僅長,還緊緊箍住“鳥頭”,手動也沒法翻出來),也不一定都要割包皮。
包莖分為生理性包莖和病理性包莖。
剛出生的男寶寶,十有八九都是包莖,這是正常的生理性包莖。隨著身體發育,包皮會自然退縮,包皮口也慢慢松弛,龜頭逐漸露出。也可以通過外塗激素類軟膏,盡快“重見天日”。只要沒有排尿困難、尿路感染等情況,都不用管。
但是,有一種包莖不能等,得盡快手術。越拖,問題就越越嚴重。這就是瘢痕包莖(繼發性包莖)。
瘢痕包莖,短期內病變位於包皮口,如果不早日切除病變的皮膚,炎症組織就會侵入尿道口,形成尿道口狹窄。如果拖延比較久,即使切除了包皮,孩子的尿線可能仍然會很細,或排尿疼痛。所以,如果是瘢痕包莖,醫生一定會勸你盡快割包皮。
幾歲割包皮最合適?
5歲後,如果仍然包皮口狹窄,不能翻開顯露龜頭的,可以考慮手術;進入青春期後,如果還翻不出來,甚至勃起疼痛,那就必須手術。想給孩子割包皮,年齡以能配合手術最佳,大概6~7歲以後即可,此時可以局麻完成手術。
如果能配合局部麻醉,年齡不是限制,反而年齡越小時,術後勃起較少,疼痛反而較輕。當然,如果孩子年齡太小,難以配合,則需要全麻。如果是瘢痕性包莖、反複尿路感染、包皮龜頭炎等,那就不管年齡多大,都要盡快手術。
深圳怡康醫院溫馨提醒:小兒包皮過長和包莖,是常見的生殖健康問題,家長應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通過科學的方法和家長的關愛,我們可以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