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嚴重是子宮內膜異位症?超聲波檢查怎麼查得出來?有多少女孩子,在經期飽受痛經折磨,只能靠喝熱水硬撐,這種令人痛到懷疑人生的痛經,很可能不是普通的生理現象,而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在作祟,現在,一起通過超聲檢查,揭開這個困擾許多女性的健康謎題!
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正常情況下,子宮宛如一個溫暖的小屋,內壁鋪著一層柔軟的“地毯”,這便是子宮內膜。每個月,若無懷孕,這層“地毯”便會脫落、出血,形成月經,經陰道排出。
然而,當子宮內膜異位症(簡稱內異症)發生時,原本應安分待在子宮腔內的子宮內膜組織,卻“調皮地”跑到子宮以外的地方“安家落戶”。常見的地點有卵巢、輸卵管、子宮表面、腸子表面、膀胱表面,甚至更深的地方。
這些“搬家”的內膜組織可沒閑著,它們會隨著月經周期發生變化、出血。但由於這些地方的血液無法排出,便會在異位處積聚,刺激周圍組織,引發炎症、粘連、疼痛,甚至形成囊腫(血包塊)。
最終,這會導致諸如痛經加劇、同房疼痛、慢性盆腔痛、排便或排尿疼痛(尤其在月經期)、不孕等一系列不適症狀。
超聲檢查,洞察盆腔的“透視眼”
當臨床懷疑子宮內膜異位症時,超聲檢查(尤其是經陰道超聲)因其無創、便捷、准確的特點,成為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超聲檢查能發現的關鍵問題
1.巧克力囊腫
內膜組織跑到卵巢上“安家”,反複出血、積聚,形成一個充滿陳舊性血液(像融化的巧克力醬)的囊腫。
在超聲檢查中,卵巢上有一個圓形或橢圓形的“水泡”(囊腫),裏面的液體並非清亮,而是呈現磨砂玻璃般的質感(因為是粘稠的積血)。醫生會依據其大小、位置、形態等來做出判斷。
2.深部浸潤型內異症
內膜組織不僅跑出來,還像樹根一樣深深“紮”進盆腔深處,如子宮和直腸之間的地方(子宮骶韌帶、直腸陰道隔)、膀胱壁等。
超聲怎麼看?
經驗豐富的超聲醫生會仔細觀察這些部位,可能會發現異常的結節或增厚區域,質地較硬(在檢查時用探頭輕輕按壓,患者可能會有明顯觸痛),有時還能看到病灶與周圍器官(如腸子)發生粘連。
3.子宮腺肌症
內膜組織沒有跑遠,而是從子宮腔“鑽進”子宮的肌肉牆(肌層)裏“安家”。這會導致子宮變大、變硬,形狀類似一個球。
在超聲檢查中,子宮會顯得比正常大,子宮壁(肌層)出現不均勻增厚,內部可能看到一些小囊泡或類似柵欄的條紋。在月經期前後進行對比檢查,這些變化會更加明顯。
超聲檢查的優勢
1.安全無創無輻射,利用的是聲波,對人體沒有傷害,可以放心重複進行檢查。
2.方便快捷看得清,檢查時間短,尤其經陰道超聲分辨率高,能很好地顯示盆腔的細微結構。
3.指導治療,能幫助醫生准確了解病灶的位置、大小、范圍以及與周圍器官的關系,對於決定是吃藥還是手術治療,以及手術的具體方式(如腹腔鏡微創手術)提供關鍵信息。手術後的複查也主要依賴超聲檢查。
警惕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信號
▲痛經越來越嚴重,吃止痛藥也難以緩解。同房時感覺下腹深處疼痛。
▲經常感覺小肚子(盆腔)隱隱作痛,尤其在月經前後。
▲大便或小便時感到疼痛,而且和月經周期有關。
▲嘗試懷孕超過1年還沒有成功(不孕)。
如果您出現以下症狀,需要提高警惕,建議您及時前往婦科就診,醫生很可能會建議您進行盆腔超聲(特別是經陰道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的注意事項
1.最佳時間:通常建議在月經剛幹淨後1-2天進行檢查。此時,子宮環境相對“平靜”,卵巢囊腫(特別是生理性的)對檢查結果的幹擾較小,更容易發現內異症的病灶。
2.檢查方式: 醫生會根據情況選擇經腹部(需要憋尿)或經陰道超聲(無需憋尿)。經陰道超聲是檢查內異症的首選,因為其成像更為清晰。未婚或無性生活史的女性可以做經直腸超聲或經腹部超聲。
3.溫馨提示:經陰道超聲探頭很小,檢查過程一般只有幾分鍾,可能會有輕微不適,但通常不會很痛,放松配合醫生就好。
4.結果解讀:超聲檢查是重要的診斷工具,但最終診斷需要結合您的症狀、醫生婦科檢查以及其它可能的檢查。超聲報告所描述的是影像學發現,具體是否為內異症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需要您的婦科醫生綜合分析。
溫馨提醒:婦科超聲檢查,可早期發現病變,便於及時幹預、規范治療,提升生活質量,助您重獲健康!